2018年3月1日星期四

寒梅三探 (蓬萊閬苑、嶺南之風、大埔農墟)


那彷彿是一場夢,夢裏幾回,都是白梅滿樹,落英繽紛的景象。

今年,香港的冬天,似乎特別凍。寒風刺骨,又有冷雨,這樣的凍,真是難受。記憶中,從一月中開始,一場又一場的冷鋒吹襲,氣溫經常徘徊在幾度之間。

寒風澟澟,吹來是梅花怒放的消息。



一月下旬,我帶著攝影機,到達大埔半洲山。半洲山上有一座道觀依山而建,入口處有一道以綠色為主調的中式牌坊,牌坊上簡單寫著「鳳凰山」三個字。從牌坊往上走,便是「蓬萊閬苑」之處。

「蓬萊閬苑」是一所道教廟宇,供奉呂祖。道觀位置不難找,但卻遠離繁囂,寧靜隱逸。道觀紅牆綠瓦,有假山,小亭與流水,魚龜閒遊於水中,古意盎然。

繼續拾級而上,我很快就找到梅花綻放的位置。經過主殿,從小路走,一會兒就到達梅樹的位置。那邊,早已有三三兩兩的遊人在拍照。

樹上,開滿了潔白如雪的花朵。樹下,暗香浮動。從天台上看下去,一片梅花雪海,如夢如幻。起初,天色有點灰暗。後來,陽光灑照,幾隻色彩鮮麗的優越斑粉蝶飛了過來,降落在梅花之上。在陽光的掩映下,看見的梅花與蝴蝶都像在夢裏一般。

聽廟裏的住持說,這幾棵白梅已種了三十多年。不過,花開得如此燦爛,今年才是第一次。

離開半洲山,途經太埔農墟,那邊的梅樹,都只有光禿禿的枯枝,未見花蕾,有點失望。





又過了一個星期,聽說茘枝角公園裏的白梅陸續綻放。週末,我趁有空便去公園走動。從北門走入「嶺南之風」,沿著庭園右邊的小徑走,便是數株梅樹種植之處。

寒冬的早上,遊人很少會過來這個角落走動。儘管中央水池與迴廊那邊人聲鼎沸,這邊還是有一份安靜。我跟著小蜜蜂鑽進樹底下,凝神於花色之間,忽覺幽香淡淡,似有還無,冬日的陽光,時隱時現,人有如置身於夢境之中。

「嶺南之風」的白梅開得比較疏落,若要與山廟上的白梅比較,似乎遜色了幾分。然而,這庭園的梅花一樣潔白無瑕,清新可愛,如小家碧玉躲在公園的一個小角落,靜靜的等待來欣賞她的人。


很快又過了一個星期,那時已經是二月份,友人傳來梅花與「相思」鳥的照片,大埔農墟的梅花終於開了。找了個機會,我又帶著攝影機出發去。

大埔農墟的白梅,大約有六七棵,樹長得高,大概都有六至七米,枝幹從農墟伸延到街外。每年的冬天都會開花,花開之時,除了吸引了蜜蜂與蝴蝶,還吸引了一大群攝影愛好者遠道而來,可以說是「香港第一梅」。

今年的冬天也真夠冷,梅花天生骨傲,愈是冷,愈是開得燦爛。農墟裏裏外外,萬點梅花,如詩又似畫。農墟外面,整條行人路上全是攝影人們。

北風吹動了花蕊,花蕊顫動,瀉了花香,引來一群「相思仔」(暗綠繡眼鳥)在梅樹上穿梭往來。鳥兒或者縱跳、或是低飛、或是在枝上盪鞦韆、又或是仰望與低頭,每一個動作,每一個神態都是優美絕倫,看得我心神盪漾。

每當鳥兒出現,攝影機快門的聲音此起彼落。鳥兒一飛走,快門的聲音就一下子靜了下來。這一次梅花彷彿變成了配角,但沒有了梅花,這些「相思」又會是如何夢下去?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