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3月28日星期五

英雄樹

三月棉紅賽艷陽,枝絮白又如霜。
英雄豈只良材藥,更為人家作衣裳。

最近,香港的木棉紅了,也成為了熱門的題目。那天,我走到橋上看紅棉,遠遠已看到木棉紅紅的花朵。木棉花長得鮮艷好看,不只吸引各種鳥兒飛來,也吸引了不少攝影家前來拍照。

我喜歡紅棉,因為每當花開的時候,代表溫暖的春天已經來臨,也因為木棉樹有著我在校園的回憶。母校門前的兩棵紅棉,長得很高很高,像兩個大將軍守護著我們上學。在這個校園裡,我渡過愉快無憂的日子,結識了最要好的朋友。春天來了,木棉樹都掛滿了鮮紅的花朵,就像將軍穿上了紅色的盔甲。那時候,樹下總有一個老婆婆來檢拾已掉落的木棉花。老婆婆把木棉花賣給的藥材店後,便可以賺點錢兒補貼生活。

花開過後,隔一段日子,木棉便結果實。然後,天空便常常有棉絮隨風飄揚的景象。風吹呀吹,棉絮飄呀飄,孩子們都喜歡追著棉絮,搶著去抓住棉絮。白色的棉絮柔軟輕盈,漫天紛飛的時候,像白雲從天空之城掉到人間上。那時,我想化作白絮乘著風兒去流浪,黑色的種子便是我的眼睛。

開花落是大自然的定律,英雄也有墜落的時候。一朵朵掉到地上的木棉花,雖然有一點點傷痕,但沒有難過之色,反而更顯出其英雄本色。自古以來,英雄上陣殺敵,那會有不受傷之可能。木棉樹又叫英雄樹,真是一點沒有錯。但有人說:花是來形容女性,用紅棉用來比喻英雄,好像有點別扭。那樣,我就想:如果紅棉用來比喻女中英雄應該貼切吧!古今中外留下了不少女中豪傑的名字,這一刻我想起了「楊門女將」穆桂英,但她只是小說裡的人物。細心再想,在我國歷史上有代父從軍的花木蘭、跟隨韓世忠南征北戰、抗擊金兵的梁紅玉、唯一的女皇帝武則天、「鑒湖女俠」秋瑾;在西方國家有「提燈天使」南丁格爾、「鐵娘子」戴卓爾夫人、緬甸「民主領袖」昂山素姬; 還有我們的德蘭修女和「抗疫英雄」謝婉雯醫生。

公園內的木棉少了一點灰塵。

在藍天下,木棉更覺英姿煥發。
















花兒快要掉下了!
 


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
「醉倒沙場君莫笑 古來征戰幾人回。」
掉落在泥土的木棉花,就像倒臥在沙場上英雄。

在清麗苑附近的公路旁也有木棉樹。
這一棵木棉,橙紅的花開得疏疏落落,像個落的泊英雄。
 
昨天去了粉嶺逢瀛仙館掃墓,在附近停車場內,看見一棵紅棉。
 通往粉嶺火車站的橋上,看見的英雄樹開得很繁盛。
可惜,我沒有帶相機,只有用手機拍攝。







2014年3月25日星期二

前荔枝角醫院

「饒宗頤文化館」前身為「荔枝角醫院」,此處曾經用作精神科長期病患者療養院。這裡有一個令人毛骨悚然的傳聞,據說是從一位精神科護士流傳下來:


那是一個寒冷的晚上,護士甲休班後便快步返回宿舍。到達自己的房間後,護士甲很想先沖個熱水浴,然後便倒頭大睡。可惜,當回到房間的時候,她發覺房燈是亮著,浴室門關上了,門縫透出了燈光,那代表同房的護士沒有外出,正在使用浴室。護士甲沒有辦法,只有等。

等了一段時間,護士甲覺得奇怪,因為同房當晚是要當值,應該早就走了,但護士甲明明聽到浴室內有聲音傳出來。護士甲開始有點猶豫,她走近浴室門邊,聽到裡面傳來一些像風扇頁轉動的聲音,"發'、"發"、"發"、"發"、"發"......

護士甲用手嘗試推門,發覺門沒有銷上。她心想:同房可能趕著出門,所以忘了關燈,於是她便推開廁所門。當廁所門打開的時候,護士甲嚇得呆了。

護士甲看到一位精神病人正手執著一撮長長的頭髮來揮動一個人頭,那個人頭便是同房護士的.......

護士甲第二天便申請要求立即調離,院方批准,條件是她不能向外界透露此事詳情。






香港周圍去 - 饒宗頤文化館 (活化了的荔枝角醫院)

春花吐艷滿山丘,滄桑在古樓。
昔日艱難過渡處,今天寫意君遊。

那天,心情糟透了,我便走去那連接「美孚新村」與「曼克頓山」的行人橋上看風景。在橋上,看橋下的路人。在橋上,可以近距離看到盛放中的木棉花。火熱的紅色告訴你溫暖的日子已經來臨。在橋上,我眺望對面山嶺上,看到山坡四處都開滿了宮粉羊蹄甲,柔和的粉紅與純白色的花朵像新娘子上的婚紗,令人想去親近一下,於是我便索性走上山坡上去「一親芳澤」

我沿著天橋行,沿著指示很容昜便到達目的地,那處前「荔枝角醫院」舊址,為香港三級歷史建築,經「活化」後成為現在的「饒宗頤文化館」

昔日的醫院住的多是要隔離的病人,如今的文化館已成為遊人的好去處。
未去饒宗頤文化館看花之前,先來個熱身。
饒宗頤文化館 入口處的芒果樹也開滿了花。


荔枝角醫院下院全由紅磚砌成。
清潮粵海關此設立九龍關分關。
在這裡曬太陽也不錯。
好像走進電影的世界。
這裡充滿了昔日殖民地風情
桂花飄香

與曼克頓山遙遙相對
花兒正在跟對面的住客打招呼。
附近樹木環抱,環境清幽。
繁花似錦

綻放的宮粉羊蹄甲一點也不比櫻花遜色

(原來這花有個別稱叫印度櫻花。)

小百科:

前「荔枝角醫院」位於九龍荔枝角青山道800號,建築群依山而建。大致可分為上、中、下三區,建築物全為長方型金字斜頂單層或兩層的樓房,因應多年來不同用途而進行改建,實用為主而甚少細部裝飾,紅磚樓房以傳統一行橫一行直的「英式砌磚法」(English Bond)砌成,結構堅固。

  1. 1881年清政府成立了九龍關。
  2. 1900年興建華工屯舍;
  3. 1904年一艘抵港的新加坡輪船爆發霍亂疫病,用作疫症隔離站;
  4. 當滿清政府被推翻後,1912年英政府加派英軍到港,在此成立「荔枝角軍營」駐紮兩年;
  5. 20世紀初域多利監獄有人滿之患,1924年當局將之稍作修緝改建成低設防的「荔枝角拘留營」
  6. 1937年天花肆虐,香港成為疫埠,經修緝增建成為一所傳染病醫院兼療養院;
  7. 1974年位於喜靈洲的痲瘋病醫院關閉,餘下的病人被送到「荔枝角醫院」繼續療養;
  8. 當痲瘋病人數目日漸減少,便再被改建成一座精神病院;
  9. 2000年,成立「荔康居」,將住有400多名長期精神病患者的「荔枝角醫院」,改變成一所長期護理院,把部份需要較多醫護服務的病人,轉送到其它精神科醫院;
  10. 2008年成為首批發展局的「活化歷史建築夥伴計劃」下建築物],由中國國學大師饒宗頤擔任名譽會長的香港中華文化促進中心成功獲選進行活化,以「香港文化承傳」為理念,用作推廣中國藝術和文化,除設有展覽館、綜藝館、有蓋庭園、書室外,另有89間旅舍房間及咖啡室等設施。該址最初計劃稱為「香港文化傳承中心」,但最後則定名為「饒宗頤文化館」。
  11. 2012年「饒宗頤文化館」第一期開放。
 (部分資料來自維基百科)

2014年3月7日星期五

身邊小故事 - 義犬之恩

網友一文中提到南宋末年崖門海戰一段歷史,說到當時駐紮在新會崖山的宋末朝廷被元軍大敗後,宰相陸秀夫就背着八歲的小皇帝趙昺跳海自盡。而隨行十多萬的軍民,亦相繼跳海或鑿沉船隻殉國。

自蒙古軍大舉南侵中原領土以後,宋室便向南遷移,後定都臨安(即今杭州)。可惜,最後元軍統帥伯顏所率領大軍佔領,南宋宗室唯有再次南逃。然而伯顏一心想將宋朝皇室斬草除根,對南宋流亡小朝廷窮追不捨。

兩位末代宋室繼承人被迫流亡,在文天祥陸秀夫張世傑陳宜中等人護送下,曾逃至九龍官富場(即今九龍城附近),「宋王台」石便是與此段歷史有關。在「宋王台」石以外,我聽過一個有關宋室南逃的小故事。

很久以前,我曾在沙頭角禁區內工作,在那裡認識了一位姓宋的朋友。朋友是客家人,住在沙頭角禁區內一條小村落,身高六呎,談吐溫文爾雅。那時住在新界的人,當中吃狗肉的人不少,但這個朋友與他的族人都不吃狗肉。禁吃狗肉是祖先遺訓,因為狗是他們祖先的救命恩人。

原來朋友的祖先正是當年隨同南宋宗室流亡的之師,為了躲避元軍追捕而不斷南逃,卻因兵荒馬亂而走失了。驚弓之鳥,前路茫茫,卻找不到逃生之路,元軍又在後面緊緊追迫。正所謂前無去路,後有追兵,危急之際,忽跑來一犬,此犬甚有靈性,帶領朋友的祖先人穿過茂密的樹林,輾轉找到了藏身之地,成功避過死纏不放的元軍。從此,朋友的祖先便隱居在一條小村落裡,後來把原本的姓氏改為「宋」以紀念自己是大宋王朝之後。



題外話:

最近流行的盆菜起源也與宋室南逃有關。話說當年宋室帶著大批官兵隨從南逃,途經今日新界的鄉村,村民見皇師駕到便殷勤招待。不過由於人數眾多,一時之間找不到足夠器皿盛載菜餚,於是將所有食物放入木盆內。後來,盆菜成為新界鄉村的傳統,每逢喜慶節日,都會安排盆菜招呼賓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