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3月22日星期日

2015維園花展點滴

一年一度的花卉展覽正在舉行,這是我們的城中大事。早春三月,正是賞花的好日子。昨天一大清早,便跟幾位朋友到達維多利亞公園賞花與攝影。真是花多眼亂,我這個攝影初哥,不知從何開始,其他的朋友興致勃勃的拍呀拍,拍呀拍,逐漸便各自四散。

會場的佈置很有春日氣息,但當天的天氣有點熱。在會場走了一圈,遊人開始愈來愈多。鬱金香的花海是最歡迎,花海、人潮與一部部超級相機,相映成趣。我在外面看,覺得有不可思議。第一排的坐著、蹲著,忘情的影。第二排,企定定影。第三排耐心的等著影,第四排,隨便影。

人愈來愈多,我雙腿有點酸。其中兩位女性朋友已放棄拍攝,一位因為蹲下影鬱金香時被人踼到幾次,另一位怕擠迫,走了去購物。幸好,我專挑一些少人拍攝的目標,也算有點收獲,但還是比想像中少。

中午,陽光曬在頭頂,春天的太陽也不好欺,我們決定暫時離場去。我們去了維園附近一間餐廳,吃個K Lunch。在舒適的冷氣房間裡,我們一邊吃午餐,一邊唱歌,又互相觀賞彼此照片,不亦樂乎!

吃罷美味的午餐,我們又再進入會場,繼續拍攝。可惜,此時遊人更多,真是寸步難行。後來,又發生了一件不愉快的事情,讓我索然無味,便獨自回家去。

這個花展中,主題花是跳舞蘭,但我比較喜歡秋英。秋英給我的感覺是簡單純真。秋英又名波斯菊,傳說歐洲的少女們常常在情書中附上一朵波斯菊。情竇初開的少女,藉著波斯菊送上情書,羞澀中帶著期望,喜悅中藏著不安。




蝶弄花
天鵝起舞 

跳舞蘭是今年的主題
福爾摩沙櫻 
小青蛙睡醒! 
這個造形好像不太受注意。 
綠色的山草羊 
古色古香

花裙仔
在窿窿隙隙影花
猶如走進少女的愛情夢
人潮與花海
我也學人拍幾張
喜歡仙樂飄飄處處聞的佈置,但可惜拍不好。
土木工程處與路政處也有参展
有點像農曆年末的花墟。



仙鶴神針?
始開胡思亂想,換作大鵰好嗎?


忽發奇想,來年的花展,大會可會考慮以金庸的小說故事來作主題,桃花島、曼陀山莊、絕情谷......

2015年3月21日星期六

秋英

   
山中採菊遇佳人
淺笑低頭想愛神
問得紅顏遊翠徑
何妨踱步到黃昏。
秋英又名波斯菊
【花語】:少女的心
【花的傳說】:歐洲的少女們常常在情書中附上一朵波斯菊。一朵花,負載了情竇初開的少女心思,羞澀中帶著期望,喜悅中藏著不安。

2015年3月18日星期三

懷舊金曲 (4)

香港的樂壇從七十年代中期至八十年代初,粵語流行曲已經成為主流,許冠傑繼續在樂壇上大放異彩,後來被稱為「歌神」。 當時,電視劇大行其道,電視劇主題曲與插曲同時大受歡迎,成就了鄭少秋(秋官)與汪明荃(汪阿姐)的歌唱事業。而實力派歌手如除小鳳、張德蘭、甄妮、羅文(羅記)、關正傑、關菊英、林子祥、陳百葉振棠等等亦唱過不少電視劇金曲,如《鮮花滿月樓》、《倚天屠龍記》、《兩忘煙水裡》、《忘盡心中情》,金曲實在太多,一下子也數不盡,但最記得一首「書劍恩仇錄」就有秋官與羅記兩個版本。而葉麗儀主唱的《上海灘》更是經典中的經典,「浪奔、浪流,萬里滔滔江水永不休......」唱到街知巷聞。



我記憶中關正傑分別演唱過三間電視台劇集的主題曲與插曲,而且數量十分多,包括麗的電視台的《天蠶變》、人在旅途灑涙時》、《殘夢》;無線電視台的《近代豪俠傳》、《兩忘煙水裡》,《萬水千山縱橫》; 佳藝電視台的《神鵰俠侶》,《碧血劍》、《仙鶴神針》。

年的佳藝電視的武俠劇集十分受歡迎,我其中一位好友更是天天追看《仙鶴神針》,即使是重播也不放過,此劇主題曲是由關正傑與華娃合唱,說到這裡,忽然很想回味這首昔日金曲。



電台廣播劇也不遑多讓,麥潔文一首《簾捲西風》唱到街知巷聞,還有歐瑞強的《陌上歸人 》.....不知道網友們有沒有聽過《悲歡離合》這個廣播劇呢?

齊豫演唱的《橄欖樹》帶起台灣的「校園民歌」風靡港台兩地,同時帶動香港「城市民歌」的興起,香港電台主辦更舉辦了「香港城市民歌創作大賽」,《問》與《昨夜渡輪上》流行了一段時間。

還有,商業二台出了一張《6pair半》唱片,由其電台唱片騎師演唱一系列城市民歌。其中一首便是家傳戶曉的《天各一方》,由曾路得主唱/俞錚獨白。

其後冒起的超級偶像譚詠麟、張國榮和梅艷芳,幾乎雄霸整個樂壇。那些年的歌唱比賽參賽者,幾乎都是以唱這三位巨星的歌曲為主。譚詠麟的霧之戀、幻影、愛在深秋、
《愛情陷阱》《愛的根源》....張國榮的風繼續吹、Monica、不羈的風、《無心睡眠》.....梅艷芳的赤的疑惑、壞女孩、似水流年、胭脂扣。雖然這三位超級偶像中,其中兩位已經分別離世,但他們的金曲直至今時今日仍然是百聽不厭,感動人心。

1987年,陳百強為無綫電視劇《義不容情》演唱主題曲《一生何求年終時囊括各大流行音樂頒獎禮的歌曲獎項,使他在整個華語樂壇擁有了極高的人氣,當時譚詠麟和張國榮在樂壇上已經開始半退隱,陳百強便在那時獨領風騷


七月遊台北 (二) : 菁桐與十分

離開猴硐後,我們乘搭平溪小火車前往菁桐。菁桐從前是煤礦產地,現成為旅遊景點。菁桐火車站是平溪線的尾站,木造的建築物保留著濃厚的日本風味,那是日治時代流下來的歷史痕跡,也是台灣鐵路局僅存的四座木造車站之。

還有那舊式的月台與多軌鐵道,吸引不少鐵路迷前來。走出車站便是菁桐老街,短短的一條街只有十分鐘路程左右,卻充滿了小鎮風情。老街上有鐵道文物館與鐵道故事館,也有各種特性小吃。

我們計劃在菁桐鐵道餐廳午餐,那是一間以鐵道為主題的食店。根據旅遊天書所報導餐廳提供懷舊鐵道便當,以傳統不鏽鋼盒盛轉。可惜,到達時發現餐廳的地址已變成施工中的地盤,世事真是難料。

石雕反映了煤礦工人的況。
 
遊人如鯽,其中不少都是青年人。
原來,解除纒足是為了增加勞動人口。
阿嬤日本梅花!好睇又好食!
阿嬤女兒知道我是香港遊客立即跟我拍照,
還請我跟香港的朋友說:她的攤檔會在18號要搬去街的另一面。
菁桐老街充滿鄉土情懷。

這竹筒飯味道很不錯,值得一試。

沒有懐舊餐廳,就在這裡吃碗牛肉麵吧!
  
竹筒上寫上了祝福和願望。


遊罷菁桐,便回月台搭小火車前往十分,繼續行程。但沒有想到月台突然多了很多遊客。狹窄的月台上都擠滿的乘客。小火車只有四個車箱,當火車站時,大家都洶湧上車。


十分是放天燈的發源地,舊稱「十分寮」。十分的奇景是火車會穿越狹窄的街道,從兩排房子中間而過。街道與火車原來可以那麼接近。

狹窄的月台上擠滿了來菁桐與往十分的乘客。
平溪線的小火車。
遊客在鐵軌上拍照,但火車是會經過這鐵軌的。
來放天燈喔!
天燈之鄉。


來到這裡便會看見幸福!


原來,白天也有不少人放天燈。

 


靜安吊橋原是用來運煤炭。
吊橋連接十分村與南山村。
 
吊橋下面是基隆河。

後記:後來看新聞報導後,始知當天為了慶祝熊貓圓仔生日,晚上,在十分有一個放天特別慶典,難怪這麼多人湧到十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