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9月17日星期四

英法遊蹤 - 皇家植物園(Kew Garden)與喬治的王宮(Kew Garden)(倫敦篇)


離開了自然史博物館,便乘搭地鐵前往皇家植物園( Kew Garden)。由南肯辛頓前往植物園的邱園站 (Kew Garden  Station)花了一個多小時,這個是我們始料不及。

由地鐵車站步行至皇家植物園沿路上,看到的都是一些花園式獨立洋房,環境清幽寧靜。


當我們抵達植物園的時候,時間已經是四點鐘,只剩下兩個半小時的參觀時間。當拿起地圖一看,就知道這麼大的植物園,我們不可能在關園之前走完。最後,我們選擇了喬治三世住過的王宮、睡蓮玻璃屋、溫室與樹頂步行徑為目標。

我們首先去參觀英王喬治的居所。那是一棟紅牆白窗三個樓層的建築物。踏入屋內,看到的是18世紀時候遺留下來的擺設。從地下走到一樓、二樓,看到了喬治三世的王后與三位公主的臥室,但卻沒有喬治的寢殿。穿梭在光與暗之間,彷彿時光倒流了三百年。

17世紀的英國,來了一位法國商人,商人在泰晤士河邊為愛情築起了這棟別墅。一個世紀後,別墅成為了英國皇家的居所。英王喬治二世時期,王后租下這棟別墅作為三位公主的學府。到了喬治三世執政的時候,他把別墅買下並與王室成員開始入住。王后夏洛特住在這裡時,最喜歡走到植物園的另一邊野餐。從此,這棟別墅便成為了英國王室的居所。

後來,喬治三世的精神狀態出現了問題。為了避開公眾視線,喬治三世搬入這個幽靜的王宮療養。陪伴喬治入住的還有王后與三位獨身的公主。

1810年,喬治最疼愛的幼女,因病逝世。喬治為此感到十分難過,過度的悲傷痛導致君王的身體與精神健康逐漸變壞。不久,喬治已陷入永久失常的狀態。最後,喬治被安排到溫莎堡過著與世隔絕的日子,直至1820年在孤獨中駕崩。而王后也在1818年無聲無息的死在自己的寢宮內。

紅牆白窗的別墅建於1631年,原本屬於一名法國商人。

輾轉間,私人別墅成為了皇家學院與住所。

美麗又親切的「女僕」。
1881年,夏洛特王后就在房間內的椅子上長眠。
走出屋外,陽光普照。在宮牆的外面,是2015年。在這一代的王室的是什麼呢?頭上的王冠又代表了什麼呢?

王宮旁邊有一棟紅磚小房子,那是從前的皇家廚房。廚房外面有一個小園圃,園圃裡種植了很多很多不同種類的植物,有很多種類是我從前都沒見過的。當中有不少可供食用的植物,包括一些香草植物。我們三人想過入廚房參觀,可惜找不到入口處。

皇家廚房附近栽種了很多植物。
在這裡想了「草」!
王室廚房有個私家園圃。

餐室(Orangery Restaurant)


看罷玻璃屋裡的睡蓮與溫室中的植物後,已經是5點鐘了。溫室外面是個玫瑰園,在那裡,遇上了一隻傲慢的孔雀。這時候,兒子的腳步突然急促起來,原來樹頂步行徑會在六點關閉,他要趕在5點30分前到達入口處。兒子的腳步快,我無法跟上,只好讓他自己上去看。當去到樹林附近,已不見了他的蹤影。原來轉彎之處便是入口,疲累的我,終於可坐下休息。兒子從樹頂步行徑回來時,心情愉快。

皇家植物園始於1759年,在2003年被列入世界自然遺產。



溫室

玫瑰園的玫瑰,凋謝的比盛放的多,所以顏色比不上那隻徘徊在花叢中的孔雀豔麗與吸引。草地上,總會見到一群雁鵝在覓食,還有些自由自在的海鷗在低飛植物園裡的樹都很好看,樹林中,一對綠得發亮的翅膀在我面前如閃電經過。在松樹的叢林中,忽然跑出來一隻松鼠....

玫瑰園



地中海式花園

從樹頂步行徑慢步走回出口處,剛好用了半個小時。沿途的風景真不錯。途中跟孔雀再度相遇。孔雀搖曳著如長裙的尾巴在公園裡流連,舉止優雅,猶如王后一般。

博物館
中式塔

水神廟


2015年9月10日星期四

英法遊蹤 - 肯辛頓宮與自然史博物館(倫敦篇)


7月31日的早上乘搭倫敦地鐵到南肯辛頓(South Kensington),走出金鐘道站(Queensway Station)不一會,便找肯辛頓公園的位置。從公園入口走了十數分鐘,看見一個美麗的大池塘。這池建於1730年,是當時英王喬治二世為了點綴王宮的風景而設,被命名為圓池(Round Pond)。

當天的天氣實在不錯,藍天與白雲都倒影在池面上。有幾隻天鵝與一大群鳥兒浮波在水池上。可能陽光有點曬,一隻小鳥索性把俏臉都鑽進水去。不知那兒來了驚嚇,嚇得海鷗帶著其他鳥兒都飛起來。不過,這樣的場面倒令整個公園都生動起來。轉個彎後,大家又安靜地在池水上盪漾盪漾。忽然遇上這樣幽美的風景,有點情難自制。不知不覺間,在池邊消磨了一個多小時,差點忘了今天的第一個行程-肯辛頓宮。

肯辛頓宮座立在圓池不遠之處,紅色外牆的大宅院,只有兩層高,一點都不像皇宮。肯辛頓宮分開兩部分:一部分是具有歷史性的地方,開放給遊客參觀;另一部分是皇家的私人府邸,如今裡面住著劍橋公爵與公爵夫人,也就是大家熟悉威廉王子與凱特王妃。

走進從前的皇家住所內,雖然看不到金碧輝煌的裝潢,但簡約中帶著一份典雅高尚的皇家的氣派。

王宮後面是一間餐廳。
沿著指示走,一邊看優雅的裝潢與佈置,一邊看有關的資料,從皇室貴族生活的逸事中,我感受到一份無奈與悲哀悄悄的從字裡行間滲出來。

原來,這裡原本是一座商人的宅院,建於1605年。1689年,當時的英王瑪麗二世與威廉三世,因不想住進倫敦中心的白廳宮,便從諾定咸伯爵手中買下此棟大宅,改建為他們兩人的王宮。五年後,當時只有三十二歲的瑪麗,卻因感染天花而逝世。瑪麗的死亡,對威廉打擊很大。他不但傷心欲絕,更悔恨早年對瑪麗的冷淡。他遵從瑪麗的遺願遣走了他的情婦。之後,威廉一直拒絕續絃,在孤獨的日子中繼續统治英國。

行得倦了,可以坐在長椅上休息。
除了這張長椅,宮內還有不少地方供遊客休歇。
畫廊與樓梯都是英王喬治一世僱用藝術家威廉肯特所設計而建成。

沒有子嗣的威廉逝世後,瑪麗的妹妹安妮便繼承王位,於1702年成為英國女王。安妮是一位不幸的母親,她懷孕共18次,不是流產便是夭折,只有一個孩子成功出生。不過,可憐的小王子卻在11歲那年死於天花病。

安妮成為了女王六年後,王夫喬治親王病逝於肯辛頓宮內。傷心的安妮離開了肯辛頓宮十八個月後,才重新回來居住。又過了六年,四十九歲的安妮在肯辛頓宮病逝。之後,接任的喬治一世、喬治二世與喬治三世也以肯辛頓宮為主要居所。

王宮窗外風光如畫。
因為參觀人數有限,我慢了一步,
被拒於皇家花園外,無奈只餘,只好在外拍一張作為紀念。
花園外的小徑十分清幽。

1819年,英王喬治三世的女兒維多利亞出生於肯辛頓宮內。沒有人知道是什麼的原因,維多利亞一直跟母親同睡於一間房間內。肯定的是因為王位繼承人的身份,維多利亞的母親肯特公爵夫人接納了家臣的建議,設立了一套特別規條來管教維多利亞。這套嚴苛的規條被稱為肯辛頓制度 ( Kensinghton System)

在母親的嚴厲的監管之下,維多利亞過了一個寂寞又不愉快的童年。1837年,剛滿18歲的維多利亞就在這所王宮內獲悉叔父威廉四世的逝世,並接任為英女王。

在二十一歲那一年,維多利亞跟比她年幼三個月的表弟成婚。婚後,王夫阿爾伯特親王跟女王住在肯辛頓宮,成為女王的守護天使。可惜,王夫在四十二歲那年病逝。留下來的維多利亞,為悼念亡夫,在之後的日子中只穿黑色衣服,過著有如隱居的生活。

維多利亞女王育有九名子女,其中的露易絲公主是一位出色的雕塑家。
豎立在肯辛頓宮前的維多利亞女王雕像,便是露易絲公的作品。
在我探訪肯辛頓宮之時,
維多利亞是英國在位最長的君主。
在她統治的63年當中,
英國逐步走上繁榮與和平。
維多利亞時年代也是大英帝國的黃金年代。



現任英女王伊莉莎白二世並沒有像她的高袓母入住肯辛頓宮,而她的妹妹瑪嘉烈公主在成婚後,便與當攝影師的丈夫入住肯辛頓宮。不過,兩人的婚姻只維持了十八年。原來,瑪嘉烈曾經與已婚的財務總管唐森相戀。唐森與元配離婚後便向瑪嘉烈求婚。由於瑪嘉烈公主當其時是英國王位的第二位繼承人,這段婚姻遭受到皇室的阻止。

還有大家熟悉的戴安娜王妃,當她與查理斯王子成婚後便開始住進肯辛頓宮。婚後,戴安娜成為英國王室的明星,她的服飾、衣著與髮型都成為英國女性模仿對象。在眾人眼中,她過著童話的生活,又豈知道她活在壓力與衝突之中。丈夫與舊情人發展婚外情,令婚姻記起紅燈。1997年,與王儲查理斯離婚一年後,戴安娜卻因車禍身亡。當死訊傳出後,超過十萬個的哀悼者來到肯辛頓宮門外追悼戴安娜。

寫到這裡,忽然想起早前一套十分受歡迎的韓國劇集「繼承者們」的一句口號: 「欲戴王冠 ,必承其重。」

色彩繽紛的牆紙是以戴妃為主題,
不知是誰的主意呢?
展覽館展出不少王室女成員的服裝,
但我獨愛戴妃的衣著。
大家可認得這些晚裝?

離開肯辛頓宮,順道去參觀自然史博物館,見識那巨型恐龍的骨骼。博物館創建於1881年,宏偉又華麗的建築已經十分吸引遊客。自然史博物館跟大英博物館甚有淵源,因館裡的收藏品基本上是來自大英博物館,也跟大英博物館一樣,不收取入場費。

因為還有另一個地方趕著去遊覽,我怱怱在館內遊了一圈便離去。裡面珍藏著大量動植物與岩石礦物的標本,當中也有數以萬計的古生物化石標本。如果,真的要認真欣賞,恐怕要花上一天時間。

能夠親眼看到恐龍的骨骼,感到十分興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