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9月3日星期四

英法遊蹤 - 巴黎,去又來。


20年後重遊巴黎,看到的,沒有看到的,都與從前的記憶交替。巴黎的鐵塔仍然浪漫動人。貝聿銘的玻璃金字塔不單是羅浮宮的入口處,也是新與舊的融合。不過,新與舊都只是相對的說法。廣埸上的遊客都興奮地站在石躉上,不約而同擺出手執金字塔的手勢,你可會是其中一位?

羅浮宮始建於十二世,最初是用作監獄,
後來一度成為皇宮,最後成為藝術品博物館。


1989年為紀念法國大革命200周年
而修建的玻璃金字塔,成為了羅浮宮的入口處

由歌劇院那邊行過來,便看到這個景象。
來過巴黎的,是否有這個印象?

羅浮宮廣場與杜樂麗花園遊人縱多,還是感覺到那份和諧與悠閒。漫遊其中,懶洋洋的,我懶得舉起相機。行得攰了,索性在噴水池邊,看看海鷗與水鴨游泳。

杜樂麗花園 (Jardin des tuileries)
位於羅浮宮與協和廣場之間。
1564年時為了興建杜樂麗王宮而設計。
和諧共處

來到協和廣場,一片寧靜。可會想到在兩百多年前,一場風起雲湧的革命,推翻了君主專權制度,也在這裡架起了「斷頭台」。第一個被推上「斷頭台」的法王路易十六,之後就是他的瑪莉皇后。我依稀記得看過一幅圖畫描述觀眾坐著「斷頭台」前看處決。其中一位女士在編衣,每織一針一個人頭便掉下來。還有,杜樂麗公園也曾血流成河,國王的衛兵在這裡被追捕屠殺。沒法想像在追求平等、博愛、和平的過程中,人類可以如此失控,如此恐怖。
協和廣場(Place De La Concorde),
在法國大革命前稱為路易十五廣場。
位在巴黎的核心地帶,以埃及方尖碑為核心。
路易十四雕像
杜樂麗公園附近有個小凱旋門,從前也是為慶祝拿破崙的勝利而築成。在不遠之處,戴高樂廣場上的凱旋門,如今只有川流不息的車輛,不再迎接凱旋而歸的軍隊。

騎兵凱旋門( L' Arc de Triomphe du Carrousel),
是拿破崙(Napoleon)在 1806 至1808 年之間所建,
後來的人又稱其為「小凱旋門」。
雷蒙耶將軍大街(Avenue Du general Lemonnier)

法國女英雄聖女貞德雕像
第一次世大戰法國英雄福希(FOCH)銅像

法國曾經歷過多場重大的戰爭,英法百年之戰、普法戰爭、還有兩次世界大戰。然而在時間的巨輪下,再驚天動地的戰爭都不過是一段又一段的歷史。


巴黎塞納河美得令人不想走動,索性走到河邊坐起來。吃個法國地道小吃可麗餅,看著看著,在巴黎彷彿沒有趕路的人。忽然,想起了聖母院在河的另一邊......聽說治安不太好。

最後一天的早上,我們乘搭地鐵到夏佑宮去拍攝艾菲爾鐵塔。不久前,因版權問題的爭議,都說拍攝巴黎鐵塔會觸犯法例,但來到巴黎,不得不跟鐵塔拍幾張照片。邊拍邊走,經過戰神廣場,很快便走到軍事學校。

夏佑宮(Palais de Chaillot)
這裡是拍攝鐵塔的有利位置,所以遊人特別多。



巴黎軍官學校 (Ecole Militaire),成立於1750。
拿破崙年青的時候曾在此受訓。


在巴黎住了三個晚上,每天都經過加尼葉歌劇院,卻沒有認認真真去看它,印象只記得清晨與傍晚總有不少人聚集在台階前。
下塌的酒店

巴黎歌劇院
是由查爾斯、加尼葉於1861年設計而建成。

最後見識了「老佛爺」的華麗與浮誇,便坐上「歐洲之星」回倫敦去,繼續我在英國未完的旅程。

巴黎老佛爺百貨公司 ( Galeries Lafayette Haussmann ),
其非凡歷史始於 19 世紀末。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