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2月30日星期一

懷舊金曲 (3)

七十年代,廣東歌曲在香港樂壇並不流行。早期的香港歌手如許冠傑、陳美齡、陳秋霞和溫拿樂隊都是以唱英文歌曲為主。那時候的廣東歌曲給人感覺低俗,制作粗糙,所以不值得欣賞。直至1974年許冠傑在電視節目上唱了一首廣東歌《鐵塔凌雲》之後,大獲好評, 並帶動了日後粵語流行曲的發展。

《鐵塔凌雲》原本是許冠文在世界各地旅遊時寫下的一首英詩,回港後許冠傑覺得很有意思,便將之改為中文歌詞,並親自作曲和主唱,在新一輯的「雙星報喜」內發表,當時歌名為《就此模樣》,當時反應空前理想。後來受錄在《鬼馬雙星》專輯,唱片一推出,大受歡迎。當時,我家中也擁有這一張唱片。

《鐵塔凌雲》唱出了遊子那份落寞的心情。 七十年代,香港人的生活普遍艱難,在英國人的統治下,看到歐美國家的先進發展,產生了崇洋心態,因此對外國有著無限的憧景。那時候,有不少香港人都離鄉別井移居到英、英或其他歐洲國家。同時,香港工作機會少,不少男人為了養妻活兒去當海員,天天過著飄洋過海的日子,長時間離開家園與家人聚少離多的心情不能難想像。在我的同儕當中,有不少父親都是當海員。從這首歌曲中,或多或少可以體會到他們的心情。



鐵塔凌雲,望不見歡欣人面,
富士聳峙,聽不見遊人歡笑,
自由神像,在遠方迷霧,
山長水遠未入其懷抱,
檀島灘岸點點燐光,
豈能及漁燈在彼邦?

俯首低問何時何方何模樣,
回音輕傳此時此處此模樣,
何須多見復多求,
且唱一曲歸途上,
此時此處此模樣,此模樣。


其後,許冠傑創作了不少愛情與勵志粵語流行樂曲,如《浪子心聲》、《雙星情歌》、《梨渦淺笑》、《天才白痴夢》、《學生哥》、《應該要自愛》、《紙船》、《父母恩》......也不避通俗寫下不少諷刺時弊的廣東歌曲 如《鬼馬雙星》、《半斤八兩》、《天才與白痴》、《打雀英雄傳》、《財神到》......

雖然,我並不是許冠傑的歌迷,但我很喜歡他的《天才白痴夢,因為這首歌的歌詞當中充滿哲學味道。



人皆尋夢,夢裡不分西東,
片刻春風得意,未知景物矇矓。

人生如夢,夢裡輾轉吉凶,
尋樂不堪苦困,未識苦與樂同。

天造之才,皆有其用,
振翅高飛,無須在夢中。

南柯長夢,夢去不知所蹤,
醉翁他朝醒覺,是否跨鳳乘龍。

何必尋夢,夢裡甘苦皆空,
勸君珍惜此際,自當欣慰無窮。

何必尋夢。


因為許冠傑的成功,加上顧嘉輝與黃霑為「無線電視劇」創作的主題曲大受歡迎,粵語流行曲在香樂壇上逐漸成為主流。鄭少秋、羅文、汪明荃、徐小鳳、張德蘭(又名張圓圓)與後來加入的關正傑也為「無線電視劇」唱主題曲,他們推出唱片也賣個滿堂紅。


沒有留言: